小明,你这是要搬家吗?"隔壁王婶端着一盆刚洗好的衣服,看着我院子里堆着的砖头和木料问道。
"是啊,王婶。这老房子年久失修,打算重建一下。"
我抹了把额头的汗,望着这座陪伴了我二十多年的老土房,心里五味杂陈。
"也是时候了。你爸走得早,你妈和继父把你们兄弟俩拉扯大也不容易。"王婶叹了口气,转身离开了。
我凝视着这座破旧的土房,想起五年前分家时的情形,心中又泛起一阵苦涩。
那时候,我怎么也想不明白,继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。
01
从小到大,我对"家"这个字总是有着复杂的情感。
展开剩余92%四岁那年,我的生父因病去世,留下我和哥哥李大良。
那时的记忆已经模糊,只依稀记得母亲日日在灵堂前哭泣的样子。
生父走后,家里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,母亲为了养活我们,白天在村里帮人干活,晚上还要去镇上的小饭馆洗碗。
那段日子,我和哥哥都懂事得早。
放学后,哥哥会去菜地里除草,我负责喂鸡和扫院子。
虽然生活清苦,但因为有母亲的关爱,我们依然感到温暖。
村里人都夸我们兄弟懂事,母亲每次听到这样的话,眼眶就会红红的。
直到两年后,母亲遇到了继父陈水根。
记得第一次见到继父时,他穿着一件褪了色的蓝布衣服,手里握着一个木质小马玩具。
那是个春天的下午,阳光温暖,院子里的桃花开得正艳。
"这是给你的。"他蹲下身,笑眯眯地看着我。
那个小马是他亲手雕刻的,虽然做工粗糙,但很结实。
我能看出他在木马上花了不少心思,马鬃一根根都刻得很细致,马蹄也打磨得很圆润。
可我没有接,躲在了母亲身后。
爷爷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:"你爸走得早,但你可不能认别人做爸爸。"
每次想起这句话,我就觉得接受继父就是对生父的背叛。
继父没有生气,只是把小马放在了桌子上。
从那以后,他总是默默地照顾着这个家。
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,除了种地,还会修理各种农具。
村里人都说他手艺好,经常找他帮忙。
母亲常说,继父是个心灵手巧的人。
他不仅会修理农具,还会用竹子编织各种生活用具。
我们家的竹篮、簸箕都是他亲手编的。闲暇时,他还会给村里的孩子们做玩具,慢慢地,我家的院子成了孩子们爱来的地方。
02
哥哥李大良比我大两岁,很快就接受了继父。
他总是笑着叫"爸",而我始终叫"叔叔"。
每次我这样叫,母亲的眼中都会闪过一丝失落,但继父从不介意,依然一如既往地关心我。
记得有一年冬天,我发高烧,继父背着我走了十里山路去镇上看病。
那天下着雪,山路湿滑,他摔了好几跤,但始终没有撒手。
回来时,我发现他的膝盖都磨破了,裤子上沾满了泥巴。
上小学时,我因为家庭背景成了同学们取笑的对象。
"你爸都不要你了,找了个后爸!"这样的话让我变得叛逆,经常和同学打架。
村里人都说我是个"野孩子",唯独继父从不放弃我。
每次我打架回来,继父都会默默地给我擦药,然后耐心地开导我。
"小明,你要记住,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出身,而在于他的所作所为。"这句话,我记了很多年。
那年夏天的一场意外让我记忆犹新。
我和哥哥偷偷去河边游泳,不小心被急流冲走。
是继父跳进河里救了我们。
他不会游泳,却毫不犹豫地跳下去,用竹竿把我们一个个拉上岸。
那天晚上,他第一次打了我。
"你知不知道,要是你们有什么意外,我怎么对得起你们的母亲!"继父的手在颤抖,眼里含着泪水。
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,这个男人是真心把我们当亲生儿子。
从那以后,我开始叫他"爸"。
这个称呼来之不易,我知道继父等了很久。
那天晚上,我看到他在院子里偷偷抹泪。
母亲后来告诉我,那是她第一次看到继父哭。
生活就这样平静地流淌,继父用他的方式渐渐融入了这个家。
他不善言辞,但总是用行动表达关爱。
他会在我考试前熬姜汤,会在寒冷的冬天提前给我烤热被窝,会在我放学回来时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。
上了初中后,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。
03
继父虽然没什么文化,却特别重视我们的教育。
他省吃俭用,给我和哥哥报了补习班。
每次领到成绩单,他都会仔细地看,虽然认不全那些字,但总是笑着说:"好,好,我们家小明真棒。"
直到五年前,继父被诊断出胃癌晚期。其实早有征兆,他总是说胃疼,但一直忍着没去医院。
等发现时,癌细胞已经扩散。他拒绝了治疗,说想把钱留给我们兄弟。
临终前,继父坚持要给我们分家。
那天,全家人都在场,包括几个见证的长辈。
继父躺在床上,虚弱但神志清醒。
"大良,新房和地契给你。小明,旧土房和十万存款给你。"继父的声音很虚弱,但很坚定。
这个决定像一记重锤击打在我心上。
我握紧拳头,心里涌起一阵委屈。
这栋土房年久失修,顶多值个几万块钱。
明明家里还有一栋新建的二层楼房,为什么要给我这个破房子?难道在继父心里,我终究还是个外人?
那天晚上,我独自在院子里抽烟,望着星星点点的天空,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。
哥哥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,想说些什么,但最终什么也没说。
我知道他也很难过,但作为长子,他必须承担起照顾这个家的责任。
继父走后的日子很难熬。
母亲整日以泪洗面,我不忍心看她这样,就把她接到城里和我一起住。
这些年,我在城里做装修生意,慢慢有了一些积蓄。
每次回村,看到那座破旧的土房,心里总是五味杂陈。
哥哥在老家过得还不错,新房子住着很舒适,他也生了个儿子,继承了继父的手艺,在村里开了个农具修理铺。
每次我回去,他都热情地招待我,但我总觉得心里有道坎过不去。
母亲常常念叨着想回老房子看看。"那房子住了大半辈子,每块砖每块瓦都有故事。"她说这话时,眼里总是含着泪。
04
去年过年,我下定决心要重建这座老房子,给母亲一个新居所,也算是了却她的心愿。
拆除工作进行得很顺利。
在清理房子的过程中,我发现了许多儿时的物件:
墙角那把已经锈迹斑斑的铁锹,是继父教我种菜时用的;
屋檐下那个破旧的竹篓,是他亲手编的;还有那个歪歪扭扭的泥人,是我小时候和他一起捏的。
直到挖开地基的那一天。
铲车刚把地基挖开,我就看到了一个异常的景象。
在土层下面,露出了一个破碎的瓦罐。铲车师傅及时停了下来,我的心跳突然加快。
我小心翼翼地把瓦罐取出来,手都在颤抖。
这个瓦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,上面还刻着我的名字,笔迹有些歪斜,但能看出是继父的手写。
瓦罐虽然有些破损,但基本完整。
打开后,我惊呆了。里面装着一叠发黄的存折,还有一封信,以及那个我小时候拒绝的木马。
时隔多年,木马的漆已经斑驳,但依然能看出当初的精致。
我颤抖着手拆开信封,泪水模糊了视线。
"小明:
等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应该已经不在了。
你一定很困惑,为什么我只给你留下这座破旧的土房。
其实,这是我能给你的最珍贵的礼物。
这些年,我看着你长大,虽然你曾经拒绝叫我爸爸,但我从未把你当外人。
我知道你内心的苦楚,也知道你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接纳这个家。
每次看到你躲着我,我心里也很难过,但我理解你对生父的思念。
这些存折是我这些年给你攒的钱。
每修好一件农具,每完成一份零工,我都会存一部分。
虽然数目不多,但都是我的心意。
还有,你小时候不要的那个小木马,我一直替你收着,就放在瓦罐底部。
这是我第一次给你的礼物,也是我对这个家最初的承诺。
我知道你会来重建这座房子,因为你和我一样,都是心疼你妈的人。
我相信到那时,你已经长大成熟,能够理解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。
这座老房子承载着太多回忆,你小时候的笑声,你长大后的叛逆,还有我们一家人在这里度过的点点滴滴。
新房给你哥哥,是因为他已经有了家室,需要安定的居所。
而你还年轻,应该有自己打拼的机会。
这些存折里的钱,足够你在城里买套小房子。
我希望你能像这座老房子一样,保持本色,但也要不断更新自己。
记住,你永远都是我的儿子。
不管你叫我什么,我都会一直爱你,保护你。 爸爸 陈水根"
05
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,我捧着那个破旧的小木马,想起了那个蹲下身递给我玩具的身影。
原来,继父早就计划好了一切,他用这种方式告诉我:我不是外人,我是他最疼爱的儿子。
清点存折时,我发现总金额超过了五十万。
这些钱够我在县城买一套不错的房子。
但对我来说,最珍贵的不是这笔钱,而是继父的这份深情。
这些年,他默默地为我付出,从不求回报,只希望我能过得好。
当天晚上,我给哥哥打了电话,把发现告诉他。
电话那头,哥哥沉默了很久,最后哽咽着说:"爸早就和我说过,让我别告诉你。他说要等你自己发现,这样你才会明白他的心意。"
我站在工地上,望着天空,喃喃地说:"爸,对不起,我现在才明白你的用心。你放心,我一定会照顾好妈,也会和哥哥好好相处,永远记得你教给我的一切。"
远处,夕阳的余晖洒在破碎的土墙上,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。
我决定,要在这里建一座新房子,不是因为这笔意外发现的钱,而是因为这里承载着太多回忆。
新房子的设计图纸我已经画好了,准备建成一座带庭院的二层小楼。
一楼要有宽敞的客厅,让母亲可以舒适地看电视;要有一间明亮的卧室,让她能安享晚年;厨房要大一些,这样过年时全家人都能在这里包饺子。
二楼除了卧室,我还要专门辟出一间工作室,摆放继父的那些工具,也摆放那个承载着父爱的小木马。
庭院里,我会种上桃树,就像小时候那样。
春天来临时,桃花开满枝头,那是继父最喜欢的景色。
院子的角落,我要砌一个小菜园,种些青菜,让母亲能像从前一样,享受侍弄花草的乐趣。
这座新房子,将不仅是一个居所,更是一个承载着爱与回忆的家。
在这里,有继父的良苦用心,有母亲的辛勤付出,有哥哥的手足之情,还有我们全家的点点滴滴。
我相信,继父在天上看到这一切,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因为他最大的心愿,就是这个家能永远和睦,他的儿子们能永远幸福。
发布于:河南省配资理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