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食其时,百骸理。吃当季当令的食物,就是顺时汲取当下天地精华。
说到怎么吃、吃什么好?
其实《黄帝阴符经》一句话就为我们点明了精髓:“食其时,百骸理。”
什么叫“食其时”?
就是吃当季、当令的食物,
顺时汲取当下天地精华。
食物的“食”和时辰的“时”,
本就是一体的。
所以最关键的是什么?
除了强调吃“当地”的食物,
更要与“时”紧密结合。
其实地方与“时”也密切相连,
不同地方的时差不一样,
时节气候也不一样……
这个“时”究竟指什么?
所有的蔬菜瓜果都有成熟的特定时节,
大多数并不在冬天成熟,(当然,也有少数是冬天才结果的)。
通常在阳气旺盛夏季及初秋。
所以,我们什么时候吃最好?
当然就是它们最饱满、凝聚了天地精华的时候。
如果一种食物或蔬果,能在当地长得又大又好,说明了什么?
至少两点:
第一、它和当地特定的时空、五行环境能够相合。
这就是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的道理。
当地盛产什么,你最好就吃什么。
因为它能盛产,证明它与当地的气候水土相合,
你吃了它,自然也能在当地健康成长。
第二、它能在此时此地成熟繁茂,说明它充分吸收了当地的精华之气。
这种精华是调和、和顺的,不是偏的、剧烈或有毒的。
正是凝聚了这种和顺的精华,它才能长得好、长得大。
而且,这种“适合”只在当下,
过了时节,它的“气”就变了。
夏天成熟的,冬天就不宜多吃。
为什么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?
如果反过来就是反季节了,不太好。
冬天吃姜为什么不好?
姜性发散,而冬天需要潜收。
虽然冬天冷,
姜可温阳,能够发散阳气御寒,
但吃多了,反而会把气辛散掉了,
冬天要藏,吃姜发散就不顺应天时了。
所以说,“食其时,百骸理;动其机,万化安。”
关键就在于顺应天时!
说到吃什么好?从日常养生来说,
当地、当季的食物就是最好的,
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?
大家别光看价钱。
往往越是外地的、进口的、反季节的越贵;
而越是本地、应季的,成本低、产量足、无需保鲜,
站在经济角度看反而更便宜。
所以常有朋友问我吃什么好?
我的建议是:
去当地菜市场看看,什么菜最多、最便宜,你就吃什么。
这不只是为了省钱,
这是天然、天成、天造的神物!
你不吃它,吃什么?……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理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