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再来和大家说说小脑萎缩,很多患者为了这个病,四处求医,药没少吃,钱没少花,但效果却不尽人意。
老实说,每次遇到这样的患者,心里就会替他们难过。
小脑萎缩,中医多归属“骨摇”、“颤震”、“痿证”等范畴。《灵枢·海论》提到“髓海不足,则脑转耳鸣,胫酸眩冒,目无所见,懈怠安卧”,指出脑髓不充可导致平衡失司、肢体无力。其病机多与肾精亏虚、髓海不充,以及脾虚湿蕴、肝风内动有关。
就说之前的一位患者,走路不稳多年,伴有言语不清、头晕。当时尝试过不少营养神经的药物,效果不明显,经过多方了解,便找到了我这里。
刻诊:行走摇晃,需人扶持,言语含糊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,畏寒肢冷,神疲乏力,食少纳呆,大便溏薄,舌质淡,舌体胖大边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细弱。
综合诸症来看,患者腰膝酸软、畏寒肢冷、耳鸣,这是肾精亏虚、元阳不足之象。
展开剩余59%食少纳呆、大便溏薄、神疲乏力,是脾虚失运、气血生化无源的表现。
脾肾两虚,则精血不足,髓海失养,筋骨失于温煦,故见行走不稳、言语不清等症。水湿不化,上蒙清窍,则见头晕。
这个时候,亟需补肾填精、健脾益气,兼以化湿通络、强健筋骨。
开方: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枸杞子、牛膝、菟丝子、鹿角胶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、远志、石菖蒲、甘草等。
结果呢?
患者服用2个疗程,精神体力见增,行走较前稍稳,头晕减轻,言语略清晰,食欲改善。
方子稍作加减,又服用了一段时间,行走稳定性提高,言语不清明显改善,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增强。
这是为什么呢?
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枸杞子、菟丝子、鹿角胶滋肾填精,充养髓海;牛膝强健筋骨,引药下行。
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即四君子汤化裁,健脾益气,以资气血生化之源。
当归养血活血;远志、石菖蒲化痰开窍,以利神明。
诸药合用,共奏补肾健脾、填精养血、强筋健骨、化痰开窍之功,使脾胃健则气血充,肾精足则髓海满,故诸症得以缓解。
不瞒大家说,分享这些主要是想告诉大家,疾病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对待疾病的态度,积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。
另一方面也是想为更多人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,能帮一个是一个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理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