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听到病退政策取消的消息,李大叔差点把手里的药瓶摔了。 他今年刚满50岁,在工厂干了半辈子,去年查出腰椎严重病变,医生说他再也干不了重活。 本来指望走病退流程,好歹能提前领养老金过日子,可今年初去申请,却被告知“政策变了”病退取消,改成领“病残津贴”。
一算账,他每月只能拿基础养老金,不到原来病退待遇的一半。 “我这岁数,离退休还有10年,以后靠这几百块怎么活? ”他攥着一叠病历单,手指掐得发白。
同样遭遇的还有28岁的小张。 他在工地受伤后瘫痪,养老保险只交了4年,过去连病退的边都摸不着。 新政策下,他至少能领12个月的津贴。 “钱不多,但总比没有强。 ”小张苦笑着摇头,“就是不知道一年后怎么办”
病退和病残津贴,到底差在哪儿?
以前的病退,等于提前退休。男性满50岁、女性满45岁,养老保险缴满15年,再开个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”证明,就能领养老金直到去世。 这待遇听着不错,但卡死了年龄和工龄,年轻人、缴费短的根本没资格。
现在的病残津贴,核心就一条:只要没到退休年龄,且确实丧失劳动能力,就能申领。 它不要求缴满15年,也不卡年龄下限。 但代价是,钱可能少拿,且未必能领一辈子。
三类人待遇天差地别
第一类人是“幸运儿”:比如王阿姨,55岁,养老保险交够了20年,离60岁退休只剩5年。 她能按月领全额养老金,包括基础养老金、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,待遇和病退几乎没区别。
第二类人最憋屈:像李大叔,50岁,缴费年限够15年,但离退休超过5年。他只能领基础养老金,其他部分要等55岁后才补齐。 每月少拿的钱可能上千元,生活压力陡增。
第三类人则是“从无到有”:比如小张,缴费不足5年,过去完全没保障。 现在至少能领12个月津贴,每多缴1年还能多加3个月。 钱虽少,但多了缓冲期。
谁能申请? 关键看这两点
第一,你得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,没到法定退休年龄。 第二,必须拿到地市级以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出的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”证明。 常见如尿毒症、严重心肺功能衰竭、晚期癌症等都在范围内。
这里有个坑:鉴定结论有效期只有1年! 超期得重检。 而且如果复查时发现身体好转,津贴可能停发。
钱怎么算? 缴费年限决定命运
缴费满15年、离退休5年内的,按退休金公式算全额。 满15年但离退休超5年的,只发基础养老金。 公式很复杂,但大体和当地平均工资、缴费年限挂钩。
没缴满15年的更复杂:缴费不足5年的,统一发12个月;满5年后,每多缴1年加3个月。 假如你缴了8年,能领12+(8-5)×3=21个月。
争议点就在这儿
反对声最大的,是那些“高缴费、低年龄”的人。 他们按规定缴满15年,却因不到55岁只能拿部分钱。 有网友吐槽:“这政策是逼人带病硬撑到退休前5年? ”支持者则认为,过去病退漏洞太大,有人托关系开假证明提前退休,现在至少堵住了不公平。
另一个争议是“动态核查”。 领津贴期间,社保部门可能随时要求复查劳动能力。如果拒绝参加,60天后直接停发津贴。 有人担心:“重病患者连床都下不了,怎么配合复查? ”
怎么申领? 记住这几点
有单位的,找单位人事部门交材料;没单位的,去档案存放地或户籍地街道提交。 关键材料包括:身份证、劳动能力鉴定书、社保卡。 注意! 待遇领取地一般按“户籍优先、长缴费地优先”规则定。 比如你在北京缴了10年社保,但户籍在河北,可能得回户籍地领。
提交后还有公示环节,5个工作日内没人举报才进入审核。 通过后,津贴从申请次月起发到社保卡银行账户。
配资理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